舰船的分类与区分是战术搭配的核心基础。舰船按照功能定位可分为战舰与工程舰两大类,其中战舰又可细分为护卫艇、驱逐舰、巡洋舰、战列巡洋舰和航空母舰。工程舰则分为大、中、小型号,主要负责资源采集与建造任务。理解舰船的基础分类是区分的第一步,不同类型的舰船在火力、护甲、机动性及指挥值需求上存在显著差异。
舰船的站位与战斗序列是区分其战术价值的关键因素。站位分为前、中、后排,前排舰船通常承担伤害,中排均衡攻防,后排专注输出。战斗序列则决定了武器攻击的优先级,例如部分舰船会优先攻击护航艇或战机。通过分析站位与战斗序列,可以明确舰船在舰队中的角色,例如装甲型舰船适合前排扛伤,而高攻型舰船更适合中后排输出。
伤害类型与防御机制是进一步区分舰船的重要依据。游戏内伤害分为实弹与能量两种,实弹伤害受目标抵抗值减免,能量伤害受护盾百分比抵消。舰船的防御属性包括抵抗伤害与护盾值,需根据敌方配置选择克制舰船。能量伤害舰船对高护甲目标更有效,而实弹伤害舰船需注意破防阈值。
同一舰船可能衍生出综合型、载机型、支援型等子型号,功能差异显著。例如载机型可搭载战机或护航艇,支援型具备维修能力。子型号的改造路线需结合舰队需求,例如防空型舰船需针对敌方舰载机配置,攻城型则需在舰队保护下发挥作用。
指挥值与资源消耗是区分舰船实战价值的最终考量。高级舰船虽性能优越,但指挥值需求高且建造耗时长,需权衡数量与质量。小型舰船成本低且易于量产,在特定场景中仍具战术意义。合理分配指挥值与资源,才能实现舰队效能最大化。